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乐震文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乐震文:传统笔墨的现代构成

2013-05-06 06:44:24 来源:解放网-新闻晨报作者:陈燮君
A-A+

  乐震文

  1956年生,浙江镇海人。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、教授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,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。

  

  乐震文作品 《翠微环障》纸本国画

  震文生于1956年,现为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、教授,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。他从中国传统山水画起步,追寻于李唐、范宽,觅迹于远山、幽谷、寒江、暮雪和烟村;他从“江南作品”时期的酣畅、灵秀和静美直入“黄土作品”时期的阳刚、苍茫和高爽;他从磨砺传统笔墨到兼顾现代构成,又从注重水墨技巧到寻求文化激励。从画理上说,他在探索山水营造与综合视觉的结合、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的并重、绘画语汇与艺术哲学的相兼、自然节奏与人文节奏的统一。震文的画喜静,可悟“山兼寒月静,叶带暗霜飞”;震文的画重光,可见“山光忽西浇,池月渐东上”;震文的画出彩,可读“山远峰峰碧,林疏叶叶红”;震文的画对云水情有独钟:“浮云载山山欲行,桥头雨余春水生”。他画的山大气磅礴,又不失典雅;他画的水亘古连绵,又一路传神;他画的光灿烂亮丽,又温馨宜人;他画的云纵横飘逸,又松柔动情。

  震文的画以山水见长,他在画中注重养育山水精神。他让山水的精神在时空调遣、历史叙述和大自然的组合中表达得时而坦露、时而含蓄、时而跃然纸上、时而隐匿于烟云漫涌之中。然而,不管是画得显山露水、层峦叠嶂,还是云遮雾障、山色苍茫,山水精神依然荡漾,人文精神依然清晰。山水画是有精神的,古已论之,今又证之。精气神弥漫于震文的山水画中。

  震文的山水画以绿感人。这里有山水的丽净、云树的纯洁、大自然的有序、人与自然的和谐。画中有苍老的峰峦,它们承载着绿色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。画中有葱茏的水湾,那是绿色生命集聚的空间。有时,整幅山水画尽是水墨,在那墨色中依然有绿色的醒悟。

  震文关注山水的细部,他让细部的力量支撑起整幅山水的巍峨。正是一石一峰的坚挺,让整幅山水画的气脉相通;正是一树一草的相守,让整幅山水画的情怀感人。震文在细部的深入和整体连接中表达了山水的力度,使细部的挺拔与整体的振奋有机地结合起来。

  震文的山水画很有诗情。水是画中诗,山是诗中骨。震文带着感情画山水,总是让人在读画的时候感受诗的语境。这里虽然没有童谣,却总让人感到有童年的稚趣、目光和梦幻。这里没有一味表达遥远的完满、古老的情感、夕阳的唱晚、月夜的空灵……却总让人感到诗情化山水、诗魂落丹青,有一首首动人的诗不竭地问世。

  我问震文,他的下一步的艺术之路怎么继续,他略作思考,不紧不慢地说:加强对中国山水画的理性梳理,在追求笔墨精致的基础上关注“经典生成”,在强调局部深入的同时更注重宏观驾驭,要进行笔墨、构成、色彩、节奏、韵味、意境的综合思考与实践,增长绘画发展的文化原动力和倾力于内涵因素……于是,他把探研的目光转向邓椿的“画只一法,传神而已”论,苏轼的“诗画两融”论,郭熙的“山有三远”论:“山有三远: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,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,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”,黄休复的“四格之义”论:“逸格之义、神格之义、妙格之义、能格之义”,荆浩的“笔有四势”论:“凡笔有四势:谓筋、肉、骨、气”,荆浩的“六要论”:“一曰气,二曰韵,三曰思,四曰景,五曰笔,六曰墨”。前瞻震文的山水画走势,可谓在大自然的雄浑、奔放之中求索灵秀和真诚,在山水的组合、排列之中追寻奇变和清新,在云雾的萦绕、飘逸之中探索婀娜和坚毅,在绿树伸展、顾盼之中凸显生命和岁月。看来,震文既守望笔墨的精神家园和丹青的民族自豪,又在积极尝试用新的艺术语汇解读历史、吸纳经典、展示文明、拒绝浮躁。让中国画以更纯真的艺术精神留驻笔墨,让山水花鸟画以更智慧的方式走进大众。震文的画会进一步关注于阐明历史的传承,回应山水的呼唤,承诺文化的呵护,表达人文的关怀。我们不能希冀画家有更多的承诺,然而,这里有“承诺性”的庄严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乐震文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